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服務貿易協議記者採訪黃孝文先生之文稿

受訪人: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理事長 黃孝文先生
訪問人:新蘇黎世日報 東亞特派員 Patrick Zoll (周仁光)先生 瑞士籍
採訪日期:西元2014年4月3日下午14時至15時
採訪地點:顧問協會會議室 (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1號23樓)

提問1:企業界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有何想法及期許?
回答1:
1.全球貿易競爭合作與聯盟關係已是趨勢,世界是平的,且門戶將大開,鎖國主義或保護主義(保護國內特定企業) 證明是無法長久的。
2.電子商務、網路貿易、雲端管理…的時代來臨,是趨勢,是無法阻擋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企業應該順應趨勢與潮流,逆勢操作將會充滿危機!
3中國大陸「兩岸」關係並非一般國與國的關係,中國大陸過去的一些政策、行為對台灣並不友善,甚至有吞併台灣的潛在危機,所以不能用一般國與國的關係進行思考。
4.國民黨執政對國家治理的綜和表現尤其是經濟表現令多數民眾失望,總統馬英九所領導的執政團隊在民眾心目中的滿意度平均低於20%,造成民眾對政府的執政能力缺乏信任及信心。
5.服貿協議簽約前後執政者雖有進行一百多場溝通會議及簽約後的20場公聽會,但是因為進行方式及溝通的不良,致使絕大多數的民眾無法了解甚麼是服貿協議!心中充滿疑惑!
6.國民黨因為堅持在立法院審查服貿協議時必須包裹表決及拒絕任何的修改,且拒絕民進黨提議的逐條審查,最後還想強行通過的行徑下,引燃了導火線,致使許多大學生怒火中燒而集體強佔立法院,訴求「反服貿」主張,要求馬英九必須接受他們的4大要求,否則將進行長期抗爭!馬英九目前已經答應學生提出的3項要求,包括逐條審查及監督機制,唯獨退回本協議進行重審重簽堅不讓步。
綜合上述六點想法,可以理解台灣人民尤其是企業界普遍並不擔心開放或競爭的問題,大家擔心的是與中國大陸的競爭及合作的問題,兩岸因為互信基礎薄弱,再加上執政者執政績效不彰!執行力及監督管制能力都令人擔心的情況下,企業界也充滿著矛盾的情結!支持者與反對者皆有,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我個人對服貿的期許是:簽訂兩岸服貿協定是必要的作為,中國是全球的重要市場,企業不應該放棄這個市場,只是兩岸的特殊關係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的處理問題,台灣依賴中國太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提問2:那些產業會從服貿協議得利?那些會受害?
回答2:
所有的產業都有強者與弱者,競爭力強的企業會從服貿協議得利;反之,競爭力弱的企業將會受害!競爭力強的企業不見得是大企業,而是技術含量高、核心能量深、創新研發強或品牌價值優的企業,例如:透氣保暖且防風防水科技布料業者或網路創新服務商品,又如知名小籠包或咖啡餐飲連鎖店,再如精密機械工具機或高科技腳踏車或金融業、證券業、資訊業等;而競爭力弱的企業也不見得是小企業,而是同質性高、無研發、無品牌、技術門檻不高或利潤微薄的企業,例如:多數的代工業(OEM)或不具特色的服務業等,而印刷出版業、物流業、倉儲業認為他們會不敵大型陸資削價競爭,但卻有印刷業者認為台灣有競爭優勢正準備進軍大陸,美髮師認為他們可能會只能待在中資連鎖美髮沙龍工作,但訪問美容美髮公會理事長時卻說我們的優質服務品質具有競爭優勢!且台灣的價位及市場規模,陸資不見得有興趣。所以要特別指出哪一個產業受害比較難,因為每個產業裡都有自認為不擔心兩岸競爭的業者。
我個人認為競爭力強的企業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布局全世界,而不應該牽絆住他們;反之,競爭力弱的企業應該考慮強化體質提升競爭力或轉型或更換跑道等,而政府也應該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例如:輔導協助、轉型協助、補貼、優惠貸款、社會福利、救濟援助或服貿捐…等各項措施,以降低競爭所帶來的傷害。
提問3:企業界人士如何看待此次示威?
回答3:
學生這次的示威行動展現了驚人的組織動員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他們對這個國家及對這個社會的熱情與使命感令人佩服與肯定,他們的勇氣與決心甚至令人感動!學生對於服貿的要求大致而言是受到多數人民支持的,尤其是330(3月30日)總統府前示威活動所表現的高度自律行為及解散後的環境恢復速度,令全國民眾刮目相看,有人稱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完美的抗爭行動。企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次的學生示威是執政者未能讓民眾事先清楚了解服貿協議條款才會有今日的示威抗爭!而馬英九回應學生同意四項訴求的三項後,企業界人士有些便認為學生應該適可而止了。
提問4:以企業界角度來看,對馬政府的施政及中國政策評價為何?
回答4:
馬英九總統我認為他是一個有心想改革的人,他希望將台灣的一些腐敗或不合時宜的制度改正過來,他不想也不會討好選民,所做的事情經常是吃力卻不討好!他是一個想做事的人,他不是一個政客!只是他的身旁缺乏傑出優秀的經營團隊,而這個優秀團隊的組成極為困難,原因並不是人才的問題,台灣的人才素質很高!原因是公務人員制度、利益團體角力及政黨惡鬥的問題,這一些問題會讓馬英九的施政團隊難以展現績效!簡而言之,即便聘請在企業界表現傑出的

CEO來協助執行,也會人才變成庸才!馬英九可能會成為一個失敗的改革者!
馬英九的中國大陸政策是破冰之旅,將過去兩任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十多年時間對中國大陸的冰冷或敵對態度轉化成破冰或友善態度,這個政策方向是美國所支持的方向,兩岸先從經濟、文化進行交流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及信任,不要再有敵對的氛圍,慢慢逐次的再來談政治問題,不論一國兩制或邦聯制或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就是不能搞台灣獨立!而台灣的多數人民也傾向維持現狀,先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後,政治問題以後再說吧!這樣的中國政策有人認為太親近中國,不過大致而言反對的聲浪並不大。
提問5:在經濟上,台灣是否應聚焦於中國或尋求更多元的途徑?
回答5:
台灣的經濟活動對外貿易佔了將近七成,而其中又有將近七成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所以台灣幾乎將近一半的經濟活動皆與中國大陸有關,企業要與全世界做生意,本來就應該要考慮風險的問題,必須尋求更多元的途徑分散風險,不可以孤注一擲。
這次反服貿抗爭,其實許多人真正擔心的是「台灣的未來被出賣了」!自從中國大陸崛起之後,發現過去的文攻武嚇並無法降低台灣人「仇共反共」的心態,這幾年來改以金錢攻勢積極投資台灣展現兩岸緊密合作的氛圍,卻造成「恐共懼共」的心理矛盾,許多人認為中國大陸用資本吞噬台灣,運用更大更好的利益吸引台灣的資金、技術及人才等,中國太大而台灣太小,所以擔心台灣有被吸乾、吸空的焦慮!這個焦慮也確實令人擔心,因為這已涉及國家意識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商人無祖國!果真如此的話,相信多數的商人或企業家恐怕難以抵擋如此的誘惑!所謂「以商逼政」就是這個道理。
提問6: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將會對台灣經濟有何影響?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回答6:
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必須再重新與中國進行談判,變數將會增多!且擔心與台灣同質性較高的韓國搶先台灣一步與中國簽訂FTA,短期而言對台灣的經濟有關稅及優惠措施的影響;長期而言經過這次抗爭而整合出全民的共識,何嘗不是一個較能長治久安的辦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的有時也不一定是壞事,上帝關了一個門,祂也將會再開出一扇窗!台灣許多有能力有競爭力的企業其實早就進去中國了,服貿協定簽與不簽對這些企業而言只是加不加分數的問題,而不是生死存亡的問題!當然對一些不具特色或微利產業如多數的代工業(OEM)等,他們的衝擊很大,因為關稅將決定他們的存亡。這些大型的代工業者聘僱勞工有些都以數千或數萬人計算,一旦倒閉將會對台灣造成嚴重的衝擊及嚴重的失業問題!
如果真要找出一個替代方案,那麼朝商品的特色化、差異化及難以取代的方向努力這是其中的一種長遠替代方案,就像隱形冠軍或中堅企業或優質連鎖品牌

一樣,讓全世界的人在某個特定領域都需要你的產品,而別人卻不易生產出來這樣的產品或永遠追趕不上你的商品品質或服務,也因此甚至於你還能夠制定市場價格並掌握市場的主控權,這樣就是別人來找你合作,而不是你去求別人合作了!我認為台灣應該要轉型成的企業型態是:以10人創造1億元年營業額的高價值企業(每人年平均營收貢獻1000萬元);而不是以10,000人創造100億元年營業額的低價值企業(每人年平均營收貢獻100萬元,企業利潤相當微薄!),相信能如此,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對這些企業而言影響及衝擊是很小的。
當然你一定會說,上述的替代方案難度很高,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是的,我認為短期急迫的建議是:與其他的國家合作,借助其他零關稅國家名義(借殼)進入該市場,或透過虛擬市場進行交易,或思考如何分散風險將市場進行移轉等,但是這些建議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或滯礙,所以通過服貿協議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提問7:您個人支持服貿協議嗎?
回答7:
我個人支持服貿協議,但是必須讓全國民眾了解、斟酌審查並獲得多數人的支持。還有,我必須補充說明國際談判或協議,內容都是經過取捨、讓步或爭取後,修改協調出來的,雙方的條款一定都是「部分較有利及部分不太有利的!」,如果我們只能接受有利的條款,而排除不利的條款,那麼大概很難達成協定!這就需要靠大家的智慧了!
附註:
1.採訪記者簡介:
新蘇黎世日報 東亞特派員 Patrick Zoll (周仁光)先生 瑞士籍,
是台北外籍記者聯誼會會員,
周君2012年3月起擔任該報東亞特派員,採訪範圍涵蓋日本、朝鮮半島及台灣。周君曾於2012年10月8日於該報中,專題報導台灣議題之新聞,標題:「拓展國際空間的一小步 -台灣在多邊外交關係中受制於中國大陸」。
2013年11月曾就我國決定自徵兵制改為募兵制之相關議題來華採訪。
2.媒體簡介:
「新蘇黎世日報」創刊於1780年,發行量13萬3,000份,讀者近30萬人,係瑞士德語區重要媒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意見, 我們會盡快處理與回覆, 謝謝您的支持!